“不负韶华•山东青年艺术家美术作品展”系列之“素萼听香——陈金梅没骨花鸟作品展”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人才成长,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对文艺工作者寄予厚爱厚望。

青年书画家是最具活力、潜质与创造力的美术创作群体,昭示着美术的未来。为进一步激发山东青年书画家的创作热情,凝聚我省青年美术人才力量,鼓励青年书画家勇于突破的锐气,反映山东青年美术创作特性,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山东青年美术创作人才,为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展览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山东画院特在一楼开辟青年艺享空间,推出年度常设展览“不负韶华•山东青年艺术家美术作品展”。此系列展旨在反映当下山东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和面貌;扶持更多高素质青年美术人才的成长;展示当代山东青年在美术创作、学术探索等方面的成果,为美术力量的壮大和发展贡献力量。

此系列展已成功推出三十五期,本期推出“素萼听香——陈金梅没骨花鸟作品展”。


支持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山东画院

展览地点:山东画院一楼青年艺享空间

    (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3177号)

展览时间:2025年8月1日——2025年8月10日


没骨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瑰宝,承载着千年传承与深厚底蕴。它舍弃勾勒轮廓的骨法线条,依靠色彩晕染、色墨交融直抒物象神韵,于无形处见风骨,于淡雅中藏万千,历来深得大众喜爱。此次展览呈现的,是陈金梅女士近期创作的没骨花卉作品,题材主要聚焦芍药、牡丹、荷花、梅花等常见花卉,总体展现了她以女性视角构建的审美表达。

画家笔下的花卉不刻意追求浓墨重彩的张扬,在落笔间尽显自然本真。画牡丹,运用“撞水法”的同时,以色赋笔勾勒花瓣形态,使花叶艳而不妖,又显质感。画芍药,侧重柔中蓄势的韵律,于纤弱花瓣的舒展中,展现出“柔而有节”的文人意趣。画荷花,以钛白为底,略施淡红于花叶尖部,晕染表现出“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透感。画梅花,红梅以朱砂调胭脂点染,白梅以钛白为基色,花瓣叠合处自然晕化,加之用淡墨勾勒枝干,于疏朗中透着傲骨。足可见画家在水、墨、色的交互中,始终坚守对含蓄淡雅的追求。

看素萼凝露,听暗香浮动。陈金梅的作品清新淡雅,宁静脱俗,处处流露着女性表达的细腻温润。这既投射出画家纯粹的艺术初心,也彰显了沉静通透的生命态度,更为我们开辟出一片可寄情、可栖心的艺术空间。

展览作品选登

《其华灼灼》  40×30cm

《夏之荷境》  25×15cm

《芍药之四》  25×15cm

《芍药写生》   30×40cm

《红梅写生》  20×30cm

《一枝俏之一》  34×12cm

陈金梅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山东师范大学水墨研究中心成员。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3177号

版权所有 © 山东画院

鲁ICP备17024016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