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院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赴沂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月13日,在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副院长姜宏伟的带领下,办公室主任魏书波、创作部主任王磐德,刘喜讯、常朝晖、贾荣志、樊磊、耿晏、张芳娜、李晓辉、张肖萍、翟圣亮、王梅艳、金保前、刘扬等党员干部职工,以及淄博画院院长杨子江、书记杨宏志等一同前往淄博沂源拜访时代楷模朱彦夫,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接受道德模范教育,学习敬业奉献精神。
    山东画院一行首先来到朱彦夫家中,看望朱彦夫老人。在朱老床前,孔维克院长向朱老介绍了此次画院的随行人员,阐述了本次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活动的意义,表达了大家对于朱老的崇高敬佩之情,并现场赠送了自己所创作的象征朱老崇高品格的梅兰竹菊四条屏作品。副院长兼副书记姜宏伟面对朱老真诚地说:“您是时代楷模,您的事迹令我们感动,我们要向您学习,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朱老对于山东画院一行的到访十分高兴,在得知大家的来意后,马上让家人拿来自己所写数万字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并用左臂夹笔在书上签名,分赠给大家。大家在朱老家中认真聆听了朱彦夫纪念馆工作人员和朱老家人对于革命先辈事迹的介绍,观看了其家中珍贵照片、实物、手稿等资料,无一不为朱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所感动。
    当天下午,大家驱车赶往朱彦夫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家泉村参观学习。与以往在电视屏幕和纪念馆观看朱彦夫先生的影像资料不同,大家实地步行参观了朱彦夫曾经带领乡亲们一步步脱贫致富,走向美好生活的地方。简陋不堪的朱彦夫旧居体现了朱彦夫先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由朱彦夫捐款修建的乡村夜校展现了朱彦夫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气势宏伟的抗旱天井诉说了当年朱彦夫先生与乡亲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棚沟造地则呈现了朱彦夫先生和乡亲们的智慧……满山遍野的桃花、苹果花以及乡亲们一双双发自内心的笑脸构成了春日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大家一边观看,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卷令在场人员再一次感受到了震撼与感动。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中共党员,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他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朱彦夫曾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此次沂源之行给我院党员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党课,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于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活动的思想认识,为我院加强党性锻炼、改进工作作风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家纷纷表示,朱彦夫与命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愧是时代楷模,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作为党员美术工作者而言,都要将朱彦夫所展现出的时代精神带入到日常工作和创作中,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和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贡献。

山东画院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沂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孔维克院长与朱彦夫老人亲切交谈

03姜宏伟副院长与朱彦夫老人亲切交谈.jpg

姜宏伟副院长与朱彦夫老人亲切交谈

现场赠送孔维克院长所创作的象征朱彦夫先生崇高品格的梅兰竹菊四条屏作品

画院干部职工在朱彦夫纪念馆前雕塑合影留念

山东画院一行认真聆听朱彦夫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解朱彦夫事迹

山东画院一行在朱彦夫旧居前合影留念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3177号

版权所有 © 山东画院

鲁ICP备17024016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