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指出:“沂蒙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明确定位:“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临沂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等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由此形成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是党政军民生死与共、党群干群水乳交融,是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进取。这既是沂蒙精神的创生之根、发展之本、文化之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足珍贵。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配合“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山东画院特举办“永远的沂蒙——山东省画院系统迎接二十大中国画作品展”,通过80余件反映沂蒙精神的中国画作品以及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多幅历史图片,带领观众一起回忆革命战争岁月,再现昔日的烽火硝烟,展示今日老区魅力,诠释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弘扬沂蒙精神的新时期含义。
自7月1日起,山东画院公众号也将每天推出一期沂蒙红色题材主题创作,并配合作者创作札记或解读文字,用美术作品讲好党史,让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在新时代更好地解读和传播推广。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和三十余期微信推广,可以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紧贴年轻群体的审美习惯,借助跨媒体、多维度的展览方式和传播手段,使党史与艺术之美相互交融,打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用紧贴时代的艺术语言展现党史内容,不仅使红色文艺创作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同时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广大青少年的心里。
2022-08-01
2012年初,我想创作一幅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对于当时创作经验较少的我来说,题材的选择是一件难度不小的事,几经辗转才决定画一幅战争题材的作品,在查阅了大量的文字与抗战老照片的资料后,对其中有几幅小战士的...
2022-08-01
从有那个想法开始到最后完成,那一份最初的感动贯穿始终,没有随着技术层面的调整和身心的疲惫有一丁点的减弱,感动自己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能跟观者产生共鸣共振的前提,作品的形式感和艺术性都是可以排在第二位的,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画...
2022-07-29
每一年金秋,满山都是硕果累累,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柿子,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灿灿红霞映日,累累硕果弯腰,这是成熟的表现,柿子红了,收获的季节来了,沂蒙山人民的日子更甜了。
2022-07-28
红色沂蒙故事,从沂蒙山传颂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这是一座座红色的丰碑;“红嫂精神”,是大爱谱写的英雄赞歌,已经成为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2-07-28
《柿子熟了》这幅作品中,柿子串儿几乎占据了画面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柿子是红色的,人物的衣服也是红色的,尽量做到红的不同层次,努力做到有节奏感,尝试去营造一种扑面而来的红色视觉效果。
2022-07-28
参观众多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遗址感受浓厚的沂蒙精神外,也开始关注到沂蒙山区的山花蔓草,这些普普通通的野花野草正如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沂蒙人民一样,默默地绽放着自己的芬芳。阴晴雨晦,季节变换,野蛮生长,应时开放,不仅滋润...
2022-07-25
资料研究中,我被“六姐妹”事迹感染,觉得几个肖像不足以完整表达她们的事迹,一个偏远山村中六个柔弱的女子,在男人们支前的当口,勇敢地挑起支前的重担,给战争以巨大的支持;说不上这是什么心理和精神,
2022-07-25
沂蒙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热土,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战天斗地,坚定革命信仰,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涌现出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模范群体。
2022-07-25
因为长期关注沂蒙山红色题材的创作,我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分门别类,内容丰富充实,应有尽有。又因为前年到乳山参与胶东乳娘的写生体验活动,思想有了较深重的触动,于是,就一鼓作气创作了中国画《母亲》系列作品。
2022-07-25
近年来多次到沂蒙山区采风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于是萌生了创作一个沂蒙特产,以花鸟画的视角表现沂蒙山区,用沂蒙的风物体现朴实丰厚、淳朴无华的沂蒙精神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我用质朴平实的语言编撰了题款内容,整理如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