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 引言

    从中国版图上看,在东方沿海带的中部,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处,是承载着厚重中华文化的五岳独尊的泰山的高耸之地,更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及开启未来的先哲孔子的诞生地。古代这里是齐鲁两国的封地,故称齐鲁之邦。因地处太行山之东,在春秋时“山东”是指包括今山东省在内的太行山以东的“关东各地”。自秦统一六国后即 专指今天山东的这块齐鲁大地。

    在齐鲁大地上出现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我们的文化奠基者们以思辨的理性光辉照耀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茫茫的长夜,穿透了两千五百年的时空,至今仍在照耀着我们。其中儒家学说因其“为天地立心,为生命之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的画家,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将这种文脉的传承化入了笔墨五彩呈现在素绢宣纸之上。他们所进行的中国画的传习与探索及所创作的一件件传世作品,所演绎的一个个传奇故事,像所创造的文化一样也同样影响着一代代百姓的精神,美化着他们的生活,滋润着他们的心灵。

    本文将从先秦至民国的这段岁月的长河里,以齐鲁文化为背景,以社会发展中山东画家与时共进的文化嬗变及精彩的作品呈现为着重点,为读者展开一幅山东中国画波澜壮阔的发展长卷。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中路3177号

版权所有 © 山东画院

鲁ICP备17024016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125号